如何认识互联网时代,10分钟带你理解互联网世界的神奇逻辑

2022-09-08 17:34 · 小编
A+ A-

今天,聊点线下不可理解,常常在互联网上才生效的神奇逻辑。

总结一直以来,我对互联网的思考,做一点微小的盘点和梳理,此文至少能给你 10-15 分钟的阅读体验。话不多说,以下正题。

开写之前,咱们先往回扒扒,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大规模进入互联网时代的?

我这里收集到几份数据,沿着时间轴,看看数字先。

  • 2007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给出数据,中国网民规模,首次超过 2 亿人;
  • 2010 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称,截至 2009 年底,中国 3.84 亿网民;
  • 2017 年 1 月 22 日下午,CNNIC 发布第 3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网民规模达 7.31 亿。这应该是中国互联网市场整体发展情况的最权威报告了;
  • 2017 年,腾讯公布了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宣布微信和 WeChat 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 9.38 亿。超过 10 亿,预计就在下个季度。

一晃十年,可十年不算长。近 10 亿的中国网民来到了互联网上,足以说明,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规律,都将不再是小事。

从 2007 到如今,几乎所有能用起来互联网的人,都已经来了。换言之,该入场的,都已经入场了。常有论调说,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期已然结束。增量少,各家都在抢余量。从这份数据里,也能看出端倪。

人类文明史上,互联网是从未有过的庞然大物。身处互联网久了,容易对互联网的神奇之处视而不见。

但事实上,有众多神奇的玩法和逻辑,都是互联网带来的,或是在互联网上才常常生效的,之前从未有过的。如果能把这些逻辑梳理一番,哪怕只是开个头,也将是有价值的事。

我欠读者的文章多,这事儿我来干吧。凭一己之力,难以写下全部,就当抛砖引玉吧。

先说一句,这里我尽量写些你在别处不容易见到的。

虚拟世界里的基础设施,最少将只需要发明一遍。

举例来说,Intel 的 MKL (数学核心库),其中包括一片片难以实现的函数功能,比如 BLAS、LAPACK、ScaLAPACK1、稀疏矩阵解算器、快速傅立叶转换、矢量数学等等。先不论效率,你说这些数学模块,大部分开发人员能从头写出来几个,估计是要打一个大问号的。

再举例来说,Python 里的各种官方和高效的第三方库(比如,Requests)。这些功能所对应的需求,如果自己的团队从头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反复的测试。但如今,一名 IT 工程师,当需要的功能已有的库能满足他的需求时,只需要把它们组装起来就可以了。行话怎么说来着,用点胶水语言。

互联网里这些基础设施,如同现实世界里的地层建筑和公共设施,但是只需要发明一遍,就有机会被各处反复使用。可以说,边际成本极低。行话怎么说来着,避免重复造轮子。

那这个逻辑,有什么威力?

一个是,高效可复用的第三方代码,正越积累越多。这一块的资源,已然极大丰富了。

那么,技术圈里的普通工程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享受不到高薪了。而程序员,从金领变成蓝领,在不小的范围内,也不再是危言耸听的一件事了。重复造轮子,效率没有别人开放使用的第三方代码效率高,只好写点胶水,把别人的粘起来,工作没有稀缺性,工资的天花板,势必是会不断降级的。

再一个,出于同样的支配逻辑,需要反复使用的内容,也只需要创作一遍即可。比如,网络视频课程,录制一遍,在内容效益不过期之前,就是可以反复使用。边际成本几乎为 0,边际效益远大于边际成本,那规模越大,利润越丰厚。优达学院、米课等在线教育,知乎 Live、一块听听和分答小讲等微课,以及 Kindle 上的电子出版物,红利都尽在此处了。

真正的人才,能以一敌百,甚至万人敌。

这一条是关于人才的。互联网的纵深太过丰富,而学习能力极强的人,借助搜索引擎探索世界,能力也极容易翻番和突破。互联网里巨头可以同时服务的用户呈现过亿级别,这又能够极大地放大一个个体的能力。而技术难题,有时不是简单的人月问题。

所以,互联网时代,在具体方向里,能有百人敌、甚至万人敌的人才。

举三个小例子:

扎克伯格曾坚定地说过,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抵得上 100 个普通工程师。

傅盛在和腾讯总裁刘炽平交流时,刘说,互联网特别像是一部武侠史,一群人打不过一个武林高手。你堆再多人,不如来一个武艺出众的人。

tombkeeper 形容 yuange 的时候说过,曾经有一段时间,Microsoft 全年的漏洞提交量的 10% 是 yuange 一个人交上去的。

单点的高度被打上去了,堆人海战术也不管用。线下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逻辑,在互联网上一度失效了。最近有 “超级个体” 的概念在被释放出来,也是不无道理的。

互联网世界里,大小之间的巨大差异,极易被抹平。

线下世界里的大鱼吃小鱼,在互联网上,可能不是百分百生效了。由于互联网是一块虚拟空间,我们对这里的事物,在认知上,缺乏对规模的直觉感知。

比方说,一个大公司一年的收入抵不上个人公众号的接广告获得的收入。

比方说,一个企业公众号或者微博,拥有大量的资源,但是在网络上,涨粉速度就是掐不过一个小小的 95 后个体。

比方说,大品牌商在淘宝上卖货,利润比不上淘宝排名靠前的小店家。

比方说,二三线明星,加上经纪人等整个团队,一年的收益比不上一个在直播间喊麦的网红和手机直播 APP 里排名靠前的捞金者们,也已经是寻常事了。

尴尬之处在于,互联网里冲浪的个体们,在网络上记住的,都仅仅是一个个名字,每个名字背后的团体有多大规模和能力,有时候无从展示。

所以,对于有念头和想法的个体,互联网是个好去处。

线上产品,离创作者更近,而不是离消费者。

传统线下,产品是交付到顾客手中的。不同的是,在距离上,互联网的产品离产品的创造者要更近。最具体地说,创造者在产品交付(上线)后,依旧拥有对产品的优化、迭代和大改的权利。

线下的一本出版物,字印刷错了,只能等再版的时候再修改了。如果上一版的购买者不接着买新版,他可能要永远错过这一产品的升级版了。而线上的电子读物,上线后编辑依旧可以给出版物挑错改字儿,只需要及时推送提醒用户更新就好了。

所以,互联网里,先出最小可行性产品,快速迭代的玩法才得以成为可能。而这种创造产品的思维方式,完全是传统企业从未想过的盲点。

所以,互联网上的产品,是产品的创造者和产品的使用者,一块再度创造和优化,一起成就出来的。这事儿搁在互联网之前,甚至是传统企业软件工程时代,都是难以想象的事。而同时,也是离开了互联网,难以生效的逻辑。

互联网里,速生速死。

2013 年才上市的 Twitter 彼时市值 达 245 亿美元,如今几乎被腰斩,市值不到 130 亿美元。而 Twitter 同一团队创建的 Medium,反响也平淡无奇,盈利模式至今堪忧中。

曾经的传奇 Yahoo! 如今也快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而 2011 年初才出生的微信,2017 年的用户数,已经有突破 10 亿大关的趋势了。

传统线下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一逻辑,在互联网上,也再度失效。

互联网迭代速度快,速生速死,效率至上。这样的逻辑,造就了互联网公司需要人才和真正有能力的人。你行你上,不行别 BB。一个愚昧与视野狭隘的创始人,带领着公司全体员工顽强拼搏,一起把车开到沟里,快速消亡,淡出人们的视野,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了。

而没有能力,裙带关系不管用,走后门也不管用。这也正是互联网成为众多人的阶级上升通道的原因之一。

与大牛 0 距离是幻觉,比起建立连接更说明问题的,是保持连接。

互联网让人际关系,像是 HTTP 协议下的请求,人人都可以发送,但是其本身依旧是无状态的。

这段话有些抽象。这么说吧,互联网给了太多人幻觉, 尤其是与大牛 0 距离的幻觉。与偶像互粉,和大牛在一个微信群里、被大神微博点赞、问了问题被大神语音回答(其实是付费的),这些在互联网诞生以前平常人难以遇到的事,如今都已常见无比了。但仍有人不明白,这样的事,更多是互联网红利带来的幻觉。

正视这样的事实,不难看见,与大牛建立连接,不再是过去遥不可攀的事。而传统线下与偶像只能神交的窘境,到了线上,也被消解掉了。但是建立连接的意义,也不再那么说明问题了。

真正有意义的,是你能否与你比更牛的人互益,享受他们带给你的价值同时,也为他们带去量级大致相当的价值。

把幻觉清除掉,看清楚自己的轻重,好好上路,才是正确的事。

一连串梳理了 6 条自认为值得一说的神奇逻辑,但是翻看我的写稿大纲,这还不到我准备写下来的逻辑的 1/3,数数看,都已经写了近万字了,剩下的部分,实在写不动了。

在今年,无向树还陆续把后面的内容再梳理,再发出来吧。以供大家见笑,算作抛砖引玉。

结尾强行拔高下这篇文章的价值。

重要的是,我希望读到此文的用户看得见,这些互联网里的神奇逻辑的边界是什么,都在何处,发挥着力量。由此,如何借着这些传统思维里没有的逻辑,进一步地掘取互联网带给个体,带给团队的价值,才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以上。

以下,预告时间

今年基于微信移动大数据的官方功能「微信指数」上线之初,我曾连写了两篇详解文(大家可以在历史文章中读到),后台收到的好评很多。

这周,微信小程序里的「微信指数」也同样上线了,相比于之前的页面版,这次的小程序版整体体验也更高效、更有效率。比如说,间接实现了订阅词功能。

有威力的技术,总是短期被人们高估,而长期被低估。但我希望我的读者,不会错过利用好这块数据工具的力量。

今年六月,我再度写一篇和「微信指数」相关的文章,继续深掘这一块的价值。这里写一点预告,有心人,到时候可以来看一看。至少现在,就已经可以去搜到小程序,体验一番了。

条形马

2017 年 5 月 26 日 于北京 · 海淀


点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1545685@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您喜欢

如何查询网站有没有被收录,手把收教你查询网站收录情况

给网站做搜索引擎优化的人都知道,网站收录是积累权重的基本条件。今天枫树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如何查询网站收录情况。网站收录的概念网站收录就是网站被搜索引擎爬取并存入其数据库中,当访客搜索到其相关信息时搜索引擎会将该网站的有关内容展现给访客看。例如我们在百度上搜索某个关键词时,百度给我们展现出其收录的与这个关键词有关的网页...

0 960 10-12 15:44

大学生好高骛远的例子,妻离子散的反面教材一定要警示

邻居雷子家境贫穷,父母含辛茹苦供他们兄弟两个读书。希望他们都能学有所成,找份好工作。可是弟弟却生了病,耽误了学习,一直在家休养。一家人都把希望都寄托在大儿子雷子身上。好不容易终于大学毕业了,雷子学的是铁路专业的知识,毕业之后就被铁路系统录取。可是,他却不愿意。那时,我国的铁路还没有发展起来,工资也不高,只有八百块钱,工...

0 513 10-17 17:59

如何创业白手起家?跨境电商侃侃网moss的创业经历

每周三,带你认识一位新的生财合伙人。前几天@stormzhang 发了一条朋友圈: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定曾经做出过勇敢而又孤独的决定。这一条,让很多人,包括我,心有戚戚。我与大多数生财合伙人聊,发现即使他们这样的创业老司机,面对未知,都有很多彷徨的时刻,甚至充满恐惧的时刻,彻夜不眠,压力巨大,几个月熬白了头。但,想...

0 838 09-07 17:41

加多宝营销案例及分析,年销200亿加多宝王老吉博弈案例总结

怕上火,喝王老吉”,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是一家人吧,加多宝公司用王泽邦后人的凉茶配方生产红罐王老吉凉茶,获得王老吉商标后,在广告上投入巨资,开始在市场上大踏步前进。自2002年以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口号为国人所熟知。王老吉的销售额也因此稳步增长,特别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也彻底完成了王老吉凉茶从保...

0 879 10-11 15:59

如何创业白手起家?粥左罗的创业经验解析

这篇文章来自「生财有术」知识星球,「生财合伙人」栏目:每周三,带你认识一位牛逼的生财合伙人。经 粥左罗 老师授权,发布在网站上。每周三,带你认识一位厉害的生财合伙人。今天的这位,又是一个90后。他曾是一个服装店店员,创作过上百篇10w+新媒体爆文,他主讲的在线课程销售额超过1000万,他的知识星球有6000+付费成员,...

0 529 09-07 17:26

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有哪些,盘点全球四大主流幼教体系

引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心理学理论中,一个人的儿童阶段得到充足的爱和适当的满足会促进人格的顺利发展。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心智成熟,拥有独立人格的最重要的阶段。”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幼教体系为蒙特梭利、高瞻、瑞吉欧、华德福四大教育理念,它们普遍分布于全球85%以上...

0 533 09-30 17:30
关注我们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